很多人问我,说为什么做个BoomVM?这名字是咋来的?还有每个版本的开发代号又是怎么来的?所以我写了这篇博文来说一说这个玩意怎么来的。。
先说说为啥要做个这东西
前段时间成天看91云,买VPS上瘾,经常就是手头一堆的VPS。。
VPS一多,装个软件就很麻烦,因为你得在每个VPS上重复相同的工作。就算网上那么多的一键包,但是还是麻烦啊,其实主要是:
懒
其实老早就想做了,但老是没动力。一提起又得写个多线程的网络程序就头大,这工作量有点大。。
去年我其实就有这个想法了。当时想做的是一个VPS的监控程序,随后觉得没意义,除非加进去一键包的安装功能。当时,我管他叫MineServ。在之后的时间,我想了好久,觉得一键包才是真正要做的事情,监控那都是小事。。
前一段时间没事在GayHub翻有没有别人写好的.Net的SSH库,没想到发现还真有。赶紧试了试发现这API还挺好用。于是当天晚上奋战到一点半,这程序雏形就有了。
这名字咋来的
这。。还是跟91云有关。。去年买了一年的BudgetVM,今年他们加了双向CN2(不是清真CN2,只走一段路),91云Telegram群里很多人都买了,感觉真不错。到了今年7月,不知是不是国人大量涌入,BudgetVM开始天天BOOM。先是丢包,然后就是延迟猛增。一看BVM变味了,大家都走了不用了,而群里成天都是叫BVM为BoomVM。。
BudgetVM:http://www.budgetvm.com
我当时为了嘲讽BVM,就去Namesilo买了个boomvm.com,让它跳转到budgetvm.com,以表嘲讽。
后来那天在GayHub上找到了SSH的.Net库后,我觉得写软件这事能成了,一想我还有个boomvm.com的域名,就干脆用BoomVM命名了,以纪念疯狂剁手买各种VPS的日子。
开发第一代
第一代基本上用了三天就做好了。然后感觉UI不清真,就干脆重新全部做。我想要的效果是只有一个窗口,没有多余的标签页、菜单,使用者打开窗口看一看UI就会用。UI改了好多次,最后觉得用黑色的配色。然后就是UI的布局,因为有些按钮咋看不对称,所以基本上改了不下20次。
存储文件本身想用JSON,结果一看手头有之前做的读写INI的库,就干脆用上了。
关于开发代号
还有同学问我开发代号是咋来的。。。其实看我的博客的背景图片大概就知道了。
第一代BoomVM Fastoon、第二代BoomVM Veldin,两个开发代号都来自于PlayStation游戏Ratchet & Clank。
瑞奇与叮当官方网站:
Planet Fastoon是Ratchet的出生地,Planet Veldin是Ratchet随后发展的地方。
Fastoon 与 Veldin 在Wikia上的简介:
http://ratchet.wikia.com/wiki/List_of_planets
当然,你肯定能推测出,下一代的BoomVM,肯定是另一个星球的名称(只要还有下一代。。。前提是我还有脑洞)
就这么些吧。要是还有啥补充的,那估计就是我发布更新了吧!